英特爾承諾在2040年之前,達成溫室氣體淨零排放的目標

英特爾設定減少價值鏈碳足跡的目標,並鼓勵整個產業針對氣候變化做出行動

新聞

author-image

作者

英特爾今日宣布將進一步降低直接或間接排放溫室氣體的計畫,並發展更為永續的技術解決方案。英特爾承諾將於2040年之前,達成全球營運範圍溫室氣體淨零排放,以具體目標提升英特爾產品與平台的能源效率並減少碳足跡,同時攜手客戶和產業夥伴,為整個科技生態系打造減少溫室氣體足跡的解決方案。

「氣候變化帶來的衝擊是一項迫切的全球威脅,保護我們的地球需要立即採取行動,並對世界運作方式提出嶄新的思考。作為全球領先的半導體設計和製造公司之一,英特爾的地位獨特,不僅能夠在自身營運中做出改變,也讓客戶、合作夥伴以及我們的整個價值鏈,更容易採取有意義的行動。」

—Pat Gelsinger(基辛格),英特爾執行長

對於英特爾全球營運的意義:英特爾承諾在2040年之前,達成營運範圍內的溫室氣體淨零排放,也就是所謂的範疇一和範疇二排放。英特爾的首要任務是根據國際標準和氣候科學,積極地減少排放。唯有在用盡其它可能選項的情況下,才會使用碳權抵銷的方式達成目標。

為實現這個積極目標,英特爾已為2030年設下中期里程碑:

 

  • 於全球營運範圍內,達成100%使用可再生電力。
  • 於設施節能方面投資約3億美元,省下40億瓩時的能源。
  • 包含近期宣布在美國歐洲亞洲的投資在內,建造符合美國綠色建築委員會(U.S. Green Building Council®)LEED®項目標準的新工廠和新設施。
  • 發起跨產業的研發倡議,辨別全球暖化潛勢(global warming potential)較低的綠色化學品項,並研發新的減排設備。

就如同RISE策略,這些目標強化了英特爾永續企業經營的承諾。英特爾過去十年累計的溫室氣體排放量,相較於沒有投資或行動的情況,降低將近75%。

英特爾執行副總裁暨全球營運長Keyvan Esfarjani表示:「英特爾數十年來一直都是永續發展成果的領導者。永續地位越領先,責任也越重,如今我們提升標準,讓全球營運在2040年之前,進入令人期待的溫室氣體淨零排放時代。這將需要大量的創新與投資,但我們致力於該做的事,並與產業合作完成這項當務之急。」

對於英特爾範疇三排放的意義:英特爾還致力於解決價值鏈上游、下游整體的氣候衝擊,也就是範疇三排放。英特爾的範疇三策略著重在供應商與客戶合作,以積極的行動降低整體排放量。

對於英特爾供應鏈的意義:英特爾正積極地與供應商接洽,以確立改善的方向,包含加強供應商對於節能和可再生能源採購的關注、提升化學和資源的使用效率,並引領跨產業聯盟,協助轉換過渡至溫室氣體淨零排放的半導體製造價值鏈。為加速此一過程,英特爾致力與供應商合作,相較沒有投資或是行動的情況,在2030年之前將供應商的溫室氣體排放至少降低30%。

對於英特爾產品的意義:為了支援客戶的永續目標,並減少範疇三產品當中的溫室氣體排放,英特爾將提升其產品的能源效率,並持續推動市場所需的效能改善。英特爾正訂定目標,將下個世代整合CPU和GPU的Falcon Shores每瓦效能提升5倍。英特爾仍會致力達成2030年的目標,為PC客戶端和伺服器微處理器產品提升10倍的能源效率。

為協助客戶達成平台減碳,英特爾正延伸其創新至:

 

  • 內部所有零組件的安排、選擇和模組化,以便縮減主要電路板的尺寸。
  • 持續提升系統能源效率和顯示效率,大幅度降低整體能源消耗。
  • 使用生物印刷電路板,以便在回收時協助分離材料和零組件,並減少電子廢棄物整體數量。

英特爾同時還設下新目標,於2030年之前,將PC客戶端外型規格相關的參考平台設計,降低30%或是更多的排放量。其成果隨著Dell的Concept Luna原型裝置逐漸成形,這款裝置與英特爾共同研發,展示永續PC設計的未來可能性。

Dell Technologies客戶端解決方案事業群技術長Glen Robson表示:「若想要為全球亟欲解決的重大環境議題找到解決方案,合作尤其關鍵。英特爾在這方面一直是個重要夥伴,協助我們推動聯合創新、支援主機板最佳化、開發生物印刷電路板和提升Concept Luna裝置的系統功耗效率。這項進行中的工作,背後蘊含的是測試、證明和評估等機會,以便在我們的產品線當中推出創新、永續設計理念—這是我們充分加速循環經濟,並為後代保護地球的唯一方式。」

創造更多永續解決方案:英特爾正與數百位客戶和產業夥伴合作建立解決方案,能夠滿足指數型成長的運算處理能力需求,同時更有效率地運作並使用更少的能源。例如英特爾正與Submer等公司合作,為橫跨雲端和電信服務提供商的資料中心,推出液體浸沒式冷卻(liquid immersion cooling)試驗性部署。其中包含接受新的概念,例如透過浸沒式冷卻進行熱量回收和再利用。

Submer共同創辦人暨執行長Daniel Pope表示:「由IT設備所製造的99%熱量,能夠以熱水的形式收集,實際上並不會有什麼損失且溫度高得多。透過與英特爾的合作,Submer有能力擴展經驗證後能夠節約能源的浸沒式冷卻解決方案,同時提供獲取及再利用後續熱能的能力。這將徹底改變資料中心建造和運作的方式。」

提升可再生能源的使用率,是減少全球溫室氣體排放的關鍵步驟。英特爾已開發出一項解決方案,能夠整合至現有能源網路基礎設施,建立一個更為智慧的電網,適應不斷變化的能源消費需求和來源。英特爾攜手一些全球最大的公營事業營運商,組成Edge for Smart Secondary Substations Alliance,將能源網路變電所現代化,並以更好的方式支援可再生能源。法國最大電網營運商Enedis近期已加入該聯盟,採用提供全網即時控制的解決方案,升級其超過80萬個的二次變電所。

英特爾的可程式化硬體和開放軟體,同樣具備為客戶提供更環保解決方案的能力。例如,日本電信營運商KDDI在容納5G通訊設施的資料中心內,於使用Intel® Xeon®可擴充處理器和英特爾全面電源管理和AI功能的試驗當中,將整體功耗降低20%,使其有能力根據需求調整電力消耗。

更多內容:英特爾將於整年陸續提供有關淨零計畫和更為環保的運算策略。

進一步內容:英特爾承諾在其價值鏈當中降低溫室氣體排放(媒體資料)

上述範疇一係指直接溫室氣體排放,針對直接來自於組織所擁有或控制的排放源;範疇二為能源間接排放源,係指來自於輸入電力、熱或蒸汽而造成間接之溫室氣體排放;範疇三為其他間接排放源,由組織活動產生之溫室氣體排放,非屬能源間接溫室氣體排放,而係來自其他組織所擁有或控制的溫室氣體排放來源。(資料來源

The Small Print:

上述範疇一係指直接溫室氣體排放,針對直接來自於組織所擁有或控制的排放源;範疇二為能源間接排放源,係指來自於輸入電力、熱或蒸汽而造成間接之溫室氣體排放;範疇三為其他間接排放源,由組織活動產生之溫室氣體排放,非屬能源間接溫室氣體排放,而係來自其他組織所擁有或控制的溫室氣體排放來源。(資料來源

Statements in this document that refer to future plans or expectations are forward-looking statements.  These statements are based on current expectations and involve many risks and uncertainties that could cause actual results to differ materially from those expressed or implied in such statements.  For more information on the factors that could cause actual results to differ materially, see our most recent earnings release and SEC filings at www.intc.com.